業內的朋友們都知道,國產航空潤滑油一般都是符合國軍標的(例如4050航空潤滑油),少數的也是符合國標的(例如8號航空噴氣機油)。這些國產航滑一般都是用于殲擊機、運輸機以及軍用直升機的,很少用到民航客機和通航小飛機上,那么這又是為什么呢?原因其實比較多,本文僅講以下3點。
?
1.?民機依賴進口,操作手冊所用潤滑油均為進口型號
民航客機以空客和波音為主,幾乎占據了國內(及國外)99.5%的市場份額。飛機作為精密的大型交通工具,對地勤人員操作水平和消耗品都有著嚴格的控制。這直接限制了國產油進入客機領域的可能性。
?
通航飛機雖然廠家更加多樣化,但是依然以美、法、日等西方國家為主,加上小長家對航空消耗品的影響不足,也沒有航滑研發的話語和建議權。因此通航飛機都是直接采用大飛機所用的型號。
?
2.?航發研發廠家指定航空潤滑油型號
航空發動機作為工業桂冠,其對航滑的要求更為謹慎。航空潤滑油直接關乎航發的運維、壽命和保修期限。這一點對于國內的航空公司而言限制更大,從根本上限制了他們使用其他型號航空潤滑油的可能性。
?
3.?國內航滑產能不足,本身不重視民用市場開發
國內的商用飛機發展較晚,前運-10出師未捷身先死,后與麥道合資無下文。真正的具備商用市場打入能力的C-919出現太晚,因此國內的航空潤滑油本身就是以軍用為主的。軍機機隊在規模和出勤率上均無法與商用飛機相提并論,因此國內的廠家產能也一直有限,至少想打入客機市場是遠遠不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