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羅斯АМГ-10是一款典型的礦物型低溫航空液壓油,曾隨著蘇式戰機的擴散而遍布多個國家。我國的10號航空液壓油(代號YH-10,俗稱“紅油”)便是其仿制型號之一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說到這兩位“異國兄弟”的淵源,就要追溯到半個多世紀之前的往事了。
?
建國以后的新中國一窮二白,不僅僅缺乏工業基礎,更缺乏人才基礎。特別是航空工業,幾乎是全體系師承蘇聯,在航空特種油料領域,自然也不例外。得益于與蘇聯初期的交好,在60年代初期便完成了8號航空潤滑油的研制,隨后克拉瑪依煉油廠、玉門煉油廠和北京航材院便開始了國產航空液壓油的研發。
?
由于國內使用的是蘇式飛機,又受制于國內薄弱的石油化工基礎。國產航空液壓油研發的直接參照,便是俄羅斯АМГ-10礦物型航空液壓油。三個廠家首先采用克拉瑪依低凝原油為基礎,再經230 ~ 305℃餾分、分子篩脫蠟、酸堿精制、水洗、熱處理、白土精制、過濾等一系列工藝得到了一款低凝點的基礎油,然后再加入增粘劑、抗氧劑和染色劑調和而成。這便是10號航空液壓油。
?
10號航空液壓油具備優良的低溫性能,可滿足航空液壓系統在-60℃極低溫環境下的啟動能力,提升了飛機本身的低溫啟動性能。隨后被廣泛的應用于殲-6、殲-7、轟-5、運-7、運-8乃至于后來的伊爾-76和蘇-27系列飛機上,直到15號航空液壓油的出現,才被替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