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源相控陣雷達(AESA)曾是戰斗機雷技術先進的代名詞,雖然現在有了長足的發展,但是裝備這種設備的飛機仍然屈指可數。今天沈陽特力石化小編就給大家扒一扒10款已經裝備AESA的戰斗機。
?
1.?F-2航空支援戰斗機
之所以把日本的F-2戰斗機放在第一位來說,是因為其是世界上第一種裝備了實用化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戰斗機。為了滿足該機“支援”戰斗機的多任務需求,三菱重工為其配備了J/APG-1雷達。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化的戰斗機用有源相控陣雷達,憑借其強大的功能,F-2戰斗機具備了遠距離發現、多目標跟蹤與攻擊、海面目標跟蹤等多任務能力。這也是F-2戰斗機具備強大攻擊能力的基礎,畢竟雖然是F-16的放大版,卻是不折不扣的對海攻擊機。
?
2.?F-22A猛禽戰斗機
猛禽戰斗機的先進性不在贅述,雖然其原型機驗證機YF-22A于1991年就首飛了,但是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全狀態型一直拖到1997年才首飛。這也使其淪落到了第二個裝備AESA的機型。當然,其使用的AN/APG-77在性能上的先進程度無需多講,全面超越J/APG-1雷達。
?
3.?F-35閃電II聯合攻擊戰斗機
F-22戰斗機187架(還有兩架墜毀了)的裝備規模,使多國聯合(美國負責研發,其他國家負責出錢)的F-35“閃電II”戰斗機大放異彩。作為美國新一代聯合打擊戰斗機,設計之初就對其對空、對陸、對海以及電子戰、偵查監視能力等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這也使得其配備的AN/APG-81雷達功能更為強大,具備更優異的掃描、處理、跟蹤和真假目標分辨能力。
?
4.?F/A-18E/F超級大黃蜂戰斗機
F-22N和A-12的下馬使得美國海軍在21世紀初陷入了無機可用的尷尬境地。為了彌補F-14戰斗機的退役以及F-35入役前長達15年的空缺,美軍對F-18C/D系列進行了大改。結果便是F/A-18E/F“超級大黃蜂”艦載戰斗機。畢竟是美國海軍的主戰裝備,雖然是應急型的老飛機,但是其依然趕上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“東風”。AN/APG-79有源相控陣雷達使得“超級”大黃蜂名副其實。
?
5.?陣風戰斗機
要說最近在國際貿易市場上屢出風頭的戰斗機,那非達索“陣風”戰斗機莫屬了。這個披著三代機(四代機)外形、裝著四代機(五代機)航電的三代半(四代半)戰斗機,居然用純種隱身戰斗機的價格買出去了一批又一批,贏得了多個土豪國家的青睞。隨著印度大單的到來,其國際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。重歸主題,陣風戰斗機雖然擁有著三代飛機最小的機頭,確還是裝備了RBE-2-AA有源相控陣雷達,好在法國技術不錯,小雷達也能擁有不俗的性能。
?
6.?臺風戰斗機
臺風可謂是陣風的歡喜冤家了,這貨的研發本來法國也參與其中的,可惜后來法國推出了自己搞了個陣風。當然作為歐洲“雙風”之一,雖然臺風的升級計劃比較慢,但還是裝備了CAESAR有源相控陣雷達。
?
7.?鷹獅戰斗機
北歐小國的杰作,超輕型國土防空戰斗機的代表。鷹獅戰斗機一路走來可謂是春光滿面。作為最小的三代(半)機之一,其MK5和鷹獅E(出口型)還是趕上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裝備腳步。不過受限于狹小的機體空間,其水平應該與梟龍的KLJ-7A雷達性能相近。
?
8.?F-15K/SG戰斗機
拋卻美國剛剛起步的F-15CX不說,韓國的F-15K和新加坡的F-15SG兩種飛機還是非常優異的。作為F-15為數不多的后期改進型,F-15K和F-15SG都裝備了新一代AN/APG-63(V)新一代有源相控陣雷達,其搜索和跟蹤指標可與F-22的雷達比肩。
?
9.?殲-10C戰斗機
作為殲-10的大改型號,很可能是殲-10系列戰斗機的終點實用型號。但是其目前裝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性能仍然不得而知。從梟龍Block 3裝備的KLJ-7A來參照,其性能也達到國際主流水平。
?
10.?殲-20戰斗機
中航工業的“爭氣機”,也是目前僅有的三款隱身重型戰斗機之一。其菱形、斜切且呈鋸齒狀的機頭可以清晰的看出其AESA布置方式。作為空軍的主力發展型號,其雷達技術必將達到第一梯隊。猛禽不出,誰與爭鋒?
?
有源相控陣雷達不僅僅性能強大,其龐大的T/R矩陣組件發熱量也是驚人。更耗電的同時對冷卻系統的要求也更高。沈陽特力石化,是國內軍用冷卻液的主要生產廠家之一。我公司生產的40、50、65號冷卻液都符合國軍標GJB 6100-2007執行標準,已在各類雷達上廣泛應用。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們前來洽談業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