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-20作為祖國大運的“爭氣機”,顯著提升了中國的戰略投送能力,也是軍迷們津津樂道的話題。那么運-20與美國C-17運輸機,在性能上,具體還有多大的差距呢?
1.?運-20的運載能力僅為C-17的百分之80
運-20使用四臺俄制D-30KP2渦輪風扇發動機,同型號發動機也用在中期改進型伊爾-76運輸機上。受制于老舊的航空發動機技術,運-20的最大起飛重量限制在220噸以內。這個指標比中期改進型伊爾-76系列200噸要高,但是仍然低出C-17近50噸,有效載荷也低了百分之20。
?
2.?運-20起降需要依賴更長的跑道
C-17是一種集戰略、戰術為一體的大型運輸機,之所以能有這個稱謂,是因為其可以同時滿足正規機場和簡易土質機場跑道的起降能力。C-17使用4臺PW2040(F-117-PW-100)發動機,單發推力為17.5噸。PW2040的特點是具有反向推力裝置,同時還對塵土等土質跑道環境進行了針對性設計。同時C-17采用了6輪主起落架設計。著一系列特色使其具備了在土質跑道上的起降能力,對于一架285噸的大型運輸機來說,這是開拓性的能力。同時該機還具備優異的短距起降能力。
?
受制于發動機的推力,運-20目前還不具備土質跑道的起降能力,也不具備短距起降能力。而且航程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。實事求是的說,運-20的主要優點是機體設計較為新穎,空間也大,出現時間晚航電也比較先進。但是在運載能力、航程、起降能力等關鍵指標上,距C-17仍有不小的差距。這恐怕要等到國產WS-20發動機實用化之后,才能徹底解決。
?
3.?C-17已經停產,僅為美國30年前的技術
C-17是由麥克唐納·道格拉斯公司于上世紀80年代研制。該機于1991年9月15日首飛,1993年7月14日服役,2014年正式停產。C-17綽號“環球霸王III”,是美國空軍目前的主力戰略運輸機之一(另一個是C-5“銀河”),但這也已經是美國近30年前的技術了,除此之外,運-20的氣動設計也比較保守,增升系統設計落后,也未使用吹氣襟翼等先進技術。假設運-20能在2022年左右實現渦扇20的實用化,也仍然有將近30年的差距。
?
中國航空技術的發展也只是從80年后才開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,這與底蘊深厚的美國當然也不具備可比性。但是經過一代代科研人員日以繼夜的辛勤付出,在21設計的第二個十年開始,中國航空工業已經實現了井噴式的發展。相信在不遠的將來,中國航空技術一定會屹立于世界之巔!
?
沈陽特力石化有限公司,航空潤滑油、液壓油、冷卻液的一體式生產供應商。我廠生產的10號航空液壓油、8號航空潤滑油和65號冷卻液都符合相關的國標和國軍標執行標準。歡迎有需要的朋友們前來洽談合作!